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1
  • 2
  • 3
行業動態
通知公告
絲綢文化
行業運行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行業運行
凌國青:一根蠶絲“織”夢想

 一雙化繭為絲的手是什么樣?

凌國青攤開雙手,只見她的指尖多處蛻皮、關節處繭子明顯,布滿了20余年繅絲工作的痕跡。1997年,不到20歲的凌國青站在了繅絲機前,一“站”就是27年。扎根一線、認真鉆研,她從一名普通的農家打工妹,成長為繭絲綢行業遠近聞名的操作能手。

結緣——“別人可以,我肯定也行”

從一片桑葉、一顆蠶繭,到一縷絲線、一片綢緞……在樂至,一雙雙接力的巧手撐起了蠶桑產業的蓬勃發展。

27年前,凌國青進入紅旗絲廠成為一名繅絲技師。能在樂至縣第一家工業企業工作,凌國青“興奮地睡不著覺”。但很快,興奮轉為了焦慮。

“第一步煮繭,用稻草芯粘起蠶絲,先繞再鉤,再繞到絲車上,按照車的慣性拿腳踩踏板控制,一個繭最長可以拉到1200米,注意絲線盡量不斷……”凌國青回憶,盡管師傅教得仔細,但她總是跟不上。急性子的她幾度想到了放棄,但思來想去,不服輸的勁兒涌上心頭,“別人可以,我肯定也行!”

40多個繭絲可以結成一根絲,將這根絲穿過針尖大小的孔,就可以去除絲線上的雜質,這就是繅絲技藝中至關重要的操作——穿瓷眼。

凌國青從穿瓷眼開始練習,從1根絲穿到100多根絲,一練就是幾個小時,一天下來的她眼花、手酸、腿軟……在一根蠶絲接一根蠶絲的努力中,凌國青越來越熟練,最快兩分鐘可以穿12個瓷眼。

接下來,接結咬結、做鞘、除類捻添……盡管頻繁和堿性“繅絲湯”接觸令雙手起泡、蛻皮、發癢,她還是一頭“扎”在生產線上,靠著勤學苦練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所有操作技巧。

在艱辛中磨煉,在失敗中爬起。隨著技藝不斷提升,凌國青在公司一次次的繅絲比武大賽中脫穎而出。2008年,她還還作為組長帶領練兵組參加資陽市繅絲操作技能大賽并一舉奪得全能操作冠軍。

破繭——“歷經磨礪才能實現突破”

隨著科技的發展,凌國青繅制的絲從雙宮絲變為白廠絲。第一次面對自動繅絲機,凌國青接觸到一個新詞——巡回。

原來,繅絲工藝一直存在蠶絲容易扯斷的難題。一旦扯斷,繅絲技師需要通過穿瓷眼等操作進行手工續絲,機器才會繼續運轉。

“原來的雙宮絲只需要保證面前的兩個機器運轉,而白廠絲需要同時操作四五十個機器,所以需要在繅絲機前按規律走來走去,才能及時處理每臺機器的情況。”盡管難度陡然加大,但凌國青深知,“對于靠手藝吃飯的人來說,熟能生巧是唯一的真理。”

于是,她又開始了日以繼夜的學習與鉆研。有人曾問凌國青“一天在繅絲機前要走多少步”,她說自己從未留意,因為站在繅絲機前的她心里只有一件事:怎么把絲繅得更好、更多。

在這樣一步又一步、一個巡回又一個巡回中,凌國青不僅用3個月就達到了操作標準,還總結出一套獨有的“輕、快、穩”的繅絲操作手法。

“最重要的是眼疾手快,其次在操作上也有很多小技巧。”看到感應器落下,凌國青開始一邊示范,一邊介紹,“以棄絲為例,絲線如果繞在食指的關節處,不僅速度慢還有受傷的風險,但如果繞在關節往上一些就剛好。”

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凌國青將這套手法用得精妙嫻熟,一般繅絲技師只能操作四五十個機器,而她可以同時操作100個機器。

憑借精湛的操作手法,凌國青的繅絲操作“四基”水平均超過國家標準,連續多年繅絲質量、產量等均名列前茅,榮譽也紛至沓來,但她淡然處之:“在專業領域中對自己‘斤斤計較’,歷經磨礪方能實現突破。”

化蝶——“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4月11日,記者走進前繅車間,多排繅絲機軋軋作響。隨著機器的運作,蠶絲脫離蠶繭開始抽絲、合并,然后卷繞在上方的軸上制成生絲。

值得注意的是,一排繅絲機前只有4個繅絲技師,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同時管理100個機器。操作數量翻了一番,繅絲技師技藝提高的秘訣在哪里?

“正是凌國青手把手的指導。”工廠車間主任江紅介紹,凌國青把自己總結的繅絲操作手法奉獻出來,手把手培養了200余名新職工,這些職工大部分已成為公司骨干。

正因如此,“樂于助人”“甘于奉獻”成了一次民主評議中,眾人對預備黨員凌國青的評價。

但在凌國青看來,她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畢竟“一個人雖然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2020年,凌國青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凌國青為核心的5人創新研發團隊先后研發出“循環烘炕蠶絲棉設備”“蠶繭自動剝離裝置”“可移動的蠶繭分揀裝置”,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尤其是工作室優化的煮繭前處理技術成果,解決了長期困擾頂級生絲質量的“凈度”指標的難題,每年可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100萬元。

伴著繅絲機的轟鳴聲,凌國青和工友們還在“抽絲剝繭”,一根根銀鏈般的生絲耀出閃亮的光澤,耀出大家用匠心“織”造的夢想,也耀出樂至縣蠶桑產業的欣欣向榮。


  消息來源:《四川黨的建設》2024年4月下/第8期

[!--pape.url--]
主辦單位:四川省絲綢協會
協辦單位: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蠶桑絲綢生產力促進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橋路18號 聯系電話: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絲綢網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微信公眾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