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1
  • 2
  • 3
行業動態
通知公告
絲綢文化
行業運行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行業運行
這一針一線,登上央視向全球推介

色彩斑斕、細膩如畫。柔絲細線、線線相扣。一針一線在她們手中,散發出獨特的層次感和質感。一幅幅蜀繡作品宛如畫卷般絢爛展開。

在四川天府新區萬安街道,城南坡社區的“軍嫂繡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繡娘”。她們由殘疾人、寶媽、軍嫂組成在同是軍嫂的蔣梅帶領下組成“川軍繡”團隊。

川軍繡所依托的國家級非遺蜀繡項目,順利入選天府新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成功登上中央電視臺“國貨檔案”欄目向全球推介每一個“平凡又特殊”的她都在非遺技藝傳承和助力國貨品牌崛起中貢獻著難能可貴的“她”力量。

1.png

“特殊”的她們組成一支特殊的“川軍繡”團隊

走進位于萬安街道城南坡社區的“軍嫂繡坊”,細膩絲線在“繡娘”們手指間穿梭,每一個針腳都經過精心雕琢,層層疊疊的細節、眼花繚亂的紋路,勾勒出一個個精致而又柔美的蜀繡圖案。閑暇之余,大家圍坐在一起,互相觀摩對方的作品,一邊探討繡法,一邊閑話家常,輕松愉悅的氛圍是這間繡坊主基調。

2.png

2021年,作為軍嫂的蔣梅受邀來到天府新區培養殘疾人群蜀繡技藝后扎根于此,在萬安街道城南坡社區建立“軍嫂繡坊”,長期傳承蜀繡制作技藝。在新區、街道和社區的支持引導下,繡坊從培養天府新區殘疾人群體開始,后引入軍嫂、寶媽、失業婦女等群體共同學習蜀繡技藝,后續分別注冊“梅居夫人”“川君繡”商標,并成立川君繡蜀繡文藝創作工作室。

談及為何取名“川軍繡”,蔣梅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說:“我們這支隊伍主要由殘疾人、寶媽、軍嫂組成,是一支比較‘特殊’的隊伍,所以我們就把這支隊伍命名為——川軍繡,商標注冊為‘川君繡’,想通過我們自己的雙手從內而外達到一種君子自尊,用我們的付出贏得自己人生的意義。”

從社區繡坊到登上央視欄目一針一線繡出非遺新傳承

蜀繡又稱川繡,蜀繡起源于川西民間,有著3800多年的傳承歷史,是見諸文字記載最早的繡種,蜀繡在明清時期,與湘繡、粵繡、蘇繡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繡。于2006年第一批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png

“軍嫂繡坊”自成立以來,一直不間斷專注培訓蜀繡技藝,多次參與承辦各種蜀繡文化交流活動,聯合專業培訓學校開展殘疾人蜀繡技能培訓班和技巧提升班,在提升社區居民就業能力同時,也逐步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區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4.png

“作為四川天府新區的非遺蜀繡代表性傳承人,我有這個義務和責任把這項優秀的非遺技藝傳承和弘揚,讓更多的人領略到蜀繡的魅力。接下來,軍嫂繡坊會以更加專注的態度,培養更多熱愛并擅長蜀繡的人才,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實現自我價值。”蔣梅說。

5.png

如今“軍嫂繡坊”作為“川軍繡”品牌隊伍蜀繡技藝培訓生產基地已成為四川天府新區非遺工坊,與四川省級“非遺體驗基地” “軍嫂繡坊”文藝創作工作室通過產品甄選,成功與中央電視臺“國貨檔案”欄目簽約,通過央視對“川軍繡”產品開箱評測、錄制、推廣,奠定川軍繡品牌發展力,助力國貨品牌崛起。

6.png

聚力非遺品牌建設實現工匠藝人培育與居民就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們正在探索將蜀繡技藝與珠繡、國畫、雕塑等技藝相結合,開發更多具有傳統特色與時代氣息相融合的創新產品。”蔣梅談到,同時,工作室也在積極與國際藝術策展積極接洽,未來將以常態展出、世界巡展、IP授權、衍生品銷售等形式將“川軍繡”蜀繡技藝推廣到全球各個角落。

7.png

↑國際留學生在軍嫂繡坊體驗蜀繡文化

8.png

↑市民游客參與蜀繡體驗

現“川軍繡”正以優先培養軍嫂繡藝,繼續吸納其它有意愿創業、就業的殘疾人群和其他人群加入學習蜀繡中,在不斷地傳承千年蜀繡非遺文化的同時,以蜀繡為載體,培育更多的蜀繡“工匠藝人”,著力壯大品牌隊伍,打造獨有非遺品牌,全面擴寬居民增收渠道。

“近年來,萬安街道城南坡社區通過建立軍嫂繡坊、老兵蓋碗茶、社區醫療康養服務中心、融樂陽光家園等,解決了轄區內80余名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提供家門口的各類就業培訓200余次。”據萬安街道城南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吳大燚介紹,下一步,城南坡社區將常態化開展各類就業活動,為轄區困難、特殊群體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進一步將就業創業和社區服務深度融合,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pape.url--]
主辦單位:四川省絲綢協會
協辦單位: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蠶桑絲綢生產力促進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橋路18號 聯系電話: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絲綢網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微信公眾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