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1
  • 2
  • 3
絲綢文化
當前位置:首頁 > 絲綢文化
元代同知保寧路事暢師文與《農桑輯要》

 

元代(dai)同知保寧(ning)路(lu)事暢(chang)師文(wen)與《農桑輯(ji)要》

劉凱旋1  劉芳明2   程 明1   陳祥平1  

1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2萬科(成都)公司)

  要:  《農桑輯要》為元朝司農司修編,其編撰者暢師文曾先后2次在保寧府(路)(今四川閬中)為官計6年,離任同知保守路事后不久便呈上所纂《農桑輯要》,被當朝敕命頒發各路,為元代醫治戰爭創傷,推動農桑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暢師文在保寧為官期間,對當地蠶桑絲綢已有洞見底蘊的了解,為《農桑輯要》的修編做了前期鋪墊。《農桑輯要》書中所述“冷盆”繅的生產場景與閬中出土的宋代“古蜀繅車”互為映照,反映出在元初前閬中蠶桑絲綢生產已具較高水平。閬中蠶桑絲綢歷史久遠,文化底蘊豐厚,所沉淀的蠶桑、絲綢等生產技術和經驗成就了《農桑輯要》一書的付梓,從而也充分證實了在宋、元時期閬中為中國蠶桑絲綢生產技術最發達地區之一。

關鍵詞:  元代;暢師文;同知保寧路事;農桑輯要;保寧;蠶桑繅絲

中圖(tu)分類(lei)號S88-9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7-0982202302-0064-04

《農桑輯要》是元朝為促進農桑產業的發展,由當朝組織編撰的官書,書中首次將蠶桑與農業等同,并以較大篇幅論述了栽桑、養蠶、繅絲的內容,此書的頒行對元代農桑產業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閬中古為禹貢梁州之域,春秋為巴國別都,秦滅巴后,于公元前314年置巴郡及閬中縣(郡治閬中),唐、宋時為閬州,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置縣史。“元初立東川路(元帥府),至元十三年升為保寧府,二十年改為保寧路,后復為府隸廣元路,明曰保寧府,屬四川布政使司。”[1]閬中蠶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我國最早的地方志——《華陽國志·巴志》就記有:“會諸侯于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2]唐朝時更有“閬州閬中郡,土貢蓮綾、綿、絹、䌷、縠”[3]的史載。《農桑輯要》編撰者暢師文曾先后2次在保寧府(路)為官計6年,在離任同知保寧路事后不久,便上所纂《農桑輯要》,敕命書頒各路。本文圍繞暢師文所撰《農桑輯要》這一線索,探尋暢師文與閬中蠶桑絲綢歷史的淵源,以饗讀者。

作者信息(xi):劉凱旋(1958-),男,四川閬中,高級工程師。先后從事繭絲綢生產技術與研發、科技推廣與行業管理、絲綢歷史研究等。

通(tong)訊作(zuo)者信(xin)息:陳祥平(1955-),男,江蘇東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暢師文與《農桑輯要》

在農耕社會,農桑之業歷來是國家之根本,各代明君都十分重視,由漠北入主中原并一統天下的世祖忽必烈,面對漢族先進的農耕文化,不得不進一步改變蒙古人不待蠶而衣,不待耕而食的習俗。世祖即位之初,曾首詔天下,“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4]由此可見元朝統治者已經認識到發展農桑生產的重要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設立司農司,專職勸課農桑,設四道巡行勸農司,“巡行郡邑,察舉勤惰”[4],并首次將蠶桑與農業等同。命司農司,組織編撰《農桑輯要》,推廣先進的農桑技術,希望民眾崇本抑末,有力地推動了元代農桑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在元朝不足百年的歷史上,官方和民間編輯出多部在我國歷史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農書,成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除苗好謙《栽桑圖說》現已不存外,還有《農桑輯要》、王禎《農書》、魯明善《農桑衣食撮要》三大農書,尤其是《農桑輯要》為元官府司農司所編的官書,僅在浙江就印發了一萬部,可見普及之廣,其中還保存著許多今天已失傳的技術記載。雖在它之前已有唐代武則天刪訂的《兆人本業》和宋代的《真宗授時要錄》,但這兩部均已失傳。因此《農桑輯要》就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

《農桑輯要》是元朝初年由司農司編纂的綜合性農業科學指導讀本,初稿完成于至元十年(1273),原書主要敘述中國北方的農桑技術。隨著元朝南方疆土的不斷擴大,原來僅適應北方的農桑技術已經不能指導全國性的農桑活動,急需增補我國南方的做法和經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農桑輯要》經暢師文等修訂和重刻,書頒諸路。該書分別敘述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的傳統習慣和重農言論,以及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飼養等技術,并較大篇幅的增加了中國南方的栽桑、養蠶、繅絲等內容。本書將桑與農并列,說明元朝政府對蠶桑絲綢生產之重視,反映出當時社會對蠶桑絲綢生產技術需求之迫切,足見在元朝蠶桑絲綢產業對社會發展之重要。因該書切合實用,在元代曾由仁宗、文宗、明宗先后多次敕命翻刻頒發各地,是使用價值較高的讀本,此書的頒布對農桑生產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清人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所給予“詳而不蕪,簡而有要,于農家之中最為善本”的考語是很恰當的。《農桑輯要》中用較大篇幅對蠶桑、繅絲生產技術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從而可以看出在元代蠶桑、繅絲生產技術體系已趨完善。

暢師文修訂和重刻的《農桑輯要》書分七卷分作十篇,6萬余字,其中卷三、卷四專論栽桑、養蠶、繅絲。在卷三栽桑柘附論桑種中,把桑樹分為荊桑、魯桑兩大類,“荊桑多,魯桑少椹。……”[5]并從根、干、枝、葉及培育、用途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在卷四養蠶篇中,用十體、三光、八宜等篇章分述了養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從經濟的角度專篇論述了晚蠶之害。書中收錄了四眠蠶的飼養方法,也說明當時對多化性蠶飼養的重視。篇中對養蠶條件的嚴格要求和周密考慮,也是前代記載中所沒有的。在卷四繅絲篇中稱:“生繭繰為上,如人手不及,殺過繭,慢慢繰。殺繭法有三:一日曬,二鹽浥,三蒸,蒸最好。……熱釜:可繰粗絲,單者,雙繳亦可。但不如冷盆所繰者潔凈光瑩也。……軠車:床高與盆齊……六角不如四角,軠角少,則絲易解。”[5]本書開辟專篇論養蠶,且篇幅占比重最多,詳細地介紹了養蠶的過程、方法和成就。并增添了繅絲內容,分別對生繭繅(現稱鮮繭繅)、殺繭方法、繅絲工藝(熱釜、冷盤)和繅車機構等給予了科學的總結。

 

2 暢(chang)師文與閬中的淵源

暢師文何許人也?他與元代的保寧府(路)又有何關系呢?

《元史·列傳》載有:暢師文,字純甫,南陽人。……十四年,除東川行樞密院都事,盡心贊畫,多所裨益。……十九年,承制改同知保寧路事,治尚平簡,反側以安。二十二年,僉西蜀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二十三年,拜監察御史,糾劾不避權貴,上所纂《農桑輯要》書。二十四年,遷陜西漢中道巡行勸農副使,置義倉,教民種藝法。[6]

據《四川通史》卷五(元明)載,“至元八年忽必列另立四川行省于成都,這是在四川境內獨立行者之發端。至元十年為配合元朝大軍攻襄陽,忽必列又罷四川行省和東、西兩川統軍司,分置東、西兩川行樞密院。……”[7]在此期間,暢師文被任命為東川行樞密院保寧府都事,協助主官處理日常事務,他工作盡心盡力,為保寧府地做了許多有益之事,致使當地民眾受益頗多。暢師文修建官府房舍,挖地得到五十錠銀子,同僚分給他十錠,節操清正的他未接受,而將其用來修廟學及驛站,剩余的購置酒器供公家使用。至元十九年(1282)原保寧府升格為保寧路(注:《元史·地理志》及清·道光《保寧府志》所述保寧府升路的時間均為至元二十年,與《元史·列傳·暢師文》所述升路時間微存差異)。暢師文奉旨任同知保寧路事,他治理政事崇尚平穩簡要,使無生活之源的人得以安定。據《元史·本紀·世祖十》記載:“二十二年冬十月已亥(朔),……初,西川止立四路,阿合馬濫用官,增而為九,臺臣言其地民少,留廣元、成都、順慶、重慶、夔府五路,余悉罷去。”[8]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十月,撤銷保寧路隸入廣元路,閬中仍復保寧府。保寧路存在的時間不足4年,暢師文便成為歷史上保寧路唯一的一位任職主官。至卸任同知保寧路事后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被授任監察御史,不久呈上編纂的《農桑輯要》一書,便得到當朝的推崇,并書頒諸路。鑒于他在農桑方面有過人之才華,后又被調任陜西漢中道巡行勸農副使,專門從事農桑的管理及栽桑、養蠶等技術推廣工作。

經查閱,清·道光元年《保寧府志》卷三十二·職官志記有:“暢師文,同知保寧路事。”[1] 雖地方志書中對暢師文的文字記錄較少,但結合《元史·列傳·暢師文》,也足以佐證在閬中置縣后的2300多年歷史長河中,確有一位對中國蠶桑絲綢產業的發展作出過較大貢獻且勤政廉潔的官宦之人。

 

3 閬中蠶桑絲綢的興盛為《農桑輯要》的修編提供了翔實的素材

閬中為遠古史傳的伏羲之母華胥之故里,古有“伏羲化蠶,西陵始蠶”的傳說。閬中蠶桑絲綢生產歷史久遠,《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巴西郡,屬縣七。……土地山原多平,有牛、馬、桑、蠶。……土植五榖,牲具六畜。桑、蠶、麻、苧、……皆納貢之。”[2]《絲繡筆記·卷上紀聞一》載有:“今吳綾以松江為上,杭次之。而考唐貢綾,多州也多品,如僊、滑二州方紋綾……閬州重蓮綾、越州吳綾……”[9]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右司郎中知閬州軍州事的張永錫游覽閬中唐代大佛寺,在所作《大佛寺》一詩并序中,對閬州古樸的浴蠶民風和繁盛的蠶桑絲綢生產曾有這樣敘述:“產桑柘而甚廣,務機織而尤多。……此地相傳,皆以正月之上元日,浴蠶祈福,或有憑焉。”[10]北宋《冊府元龜》卷六百一十六·刑法部(八)·議讞第三稱:“所貨者諸州土縣,果閬州絹最貴,每疋九百五十文。上至五十尺,下至四十五尺。其次宋亳州土絹,估每疋九百文,實估價。……今以果閬州絹尺每與尋常絹不同,已次校貴于宋亳州上縣,伏請永為定例。……兼以諸州府絹價,除果閬絹外,別無貴于宋亳州上估絹者。”[11]《元史·列傳·楊大淵》也云:“至元元年,大淵進花羅、紅邊絹各百五十段。詔曰:“所貢幣帛,已見忠勤,卿守邊陲,宜加優恤。今后以此自給,俟有旨乃進。”[12]上述文獻典籍均已充分地表明,在唐、宋時期,閬州的蠶桑絲綢生產已具較高的水平和相當規模的發展,蠶桑絲綢已呈現繁榮的盛景,即便是在宋元戰爭的硝煙造成閬州兵亂人散、戶口凋耗的極度困難年間,閬州仍有羅、絹供奉朝廷。從歷史上看,說明閬中蠶桑絲綢之香火從未泯滅。

20世紀90年代,在閬中飛鳳鎮一座古墓中發現一件青銅鑄件——“古蜀繅車”(圖1)。該鑄件長5.5 cm、寬4.3 cm、高5.0 cm,經專家鑒定該青銅鑄件制作于宋代。從南充高坪世界絲綢源點六合絲博園坐落的“古蜀繅車”復制品雕塑可以清晰地看到煮繭用的柴灶和煮繭鍋、繅絲鍋、導絲桿架和導絲鼓輪、大籆絡絲車架等物件。二個繅絲女工,采用煮、繅分離的方式,一個在煮繭鍋旁燒鍋煮繭及索緒,另一個在繅絲鍋旁繅絲并搖動大籆車絡絲。“古蜀繅車”的出土,為閬中在唐宋時期已采用先進的“冷盤”繅絲技術提供了實物佐證。而暢師文在《農桑輯要》卷四繰絲篇中也記有:“冷盆,可繰全繳細絲。中等繭可繰雙繳,比熱釜者有精神,而又堅韌。雖曰‘冷盆’,亦是大溫也。盆要大,必須先泥其外。口徑二尺五寸之上者,預先翻過,用長粘泥泥底,并四周至唇,厚四指。將至唇漸薄,日曬干,名為串盆。用時添水八九分滿。水宜溫暖常勻,無令乍寒乍熱。……一手撮捻清絲,一手用漏杓綽繭,款送入溫水盆內。杓底上多鏤眼子,為漏杓、漏瓢更好。”[5]從“古蜀繅車”呈現的煮、繅分離的“冷盆”繅法(閬中俗稱繅“過盆水絲”)與《農桑輯要》書中所述“冷盆”繅完全吻合,僅年代和呈現的方式不同而已,二者存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微信截圖_20230816102211.png

 A為正面                                         B為背面

1 閬中出土的宋代繅絲青銅擺件(閬中市博物館提供)

從《元史·列傳·暢師文》中可知悉,暢師文曾先后2次就職于保寧計6年,在任東川行樞密院保寧府都事2年期間,主要從事后勤保障和發展生產方面的工作,而當時的生產主要以農業蠶桑為主,在此期間,耳濡目染應對當地的蠶桑絲綢生產情況已有一定的了解,而由此對蠶桑絲綢產生興趣。后任同知保寧路事近4年,身為蠶絲之鄉的地方主官,對當地的農業蠶桑之事應更為熟稔。從閬中宋代繅絲青銅擺件的出土和北宋右司郎中知閬州軍州事張永錫所作《大佛寺》一詩并序中所呈現的宋代閬州蠶桑絲綢的生產場景及元初東川元帥府都元帥楊大淵供奉朝廷花羅、紅邊絹一事可以推斷出,在暢師文上書《農桑輯要》之前,閬州(保寧)的蠶桑絲綢業已有相當規模的發展,也才可能帶給暢師文就任期間的“治尚平簡和反側以安”。或許暢師文早就有心編撰一部適合中國南方的農桑之書,而保寧府地先進的農桑經驗和翔實的素材,成就并促成了他后期編撰《農桑輯要》工作的告竣。從卸任同知保寧路事到授任監察御史,雖間隔時間不長,但所呈上的《農桑輯要》便旋即得到當朝的推崇。從《農桑輯要》所述“冷盤”繅的背后隱現的“古蜀繅車”之印痕,窺一斑而知全豹,可以肯定地說,暢師文所編撰的《農桑輯要》中有關南方的栽桑、育種、養蠶、收烘、儲藏、繅絲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與他長期深植于蠶業興旺發達的保寧府地是密不可分的。換句話說,暢師文或許在保寧為官期間就開始了蠶桑、繅絲等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為《農桑輯要》的編撰做了前期鋪墊,也才能在卸任同知保寧路事后較短的時間內,將《農桑輯要》一呵而就。現雖時過境遷,但當我們重新翻開《農桑輯要》時,仍能找到有關章節中存留的“保寧”之水印。 

4 結語

暢師文編撰的《農桑輯要》正好與元朝當局恢復農桑生產,以醫治戰爭創傷的需求相契合,此書增加的南方栽桑、養蠶、繅絲等生產經驗,彌補了原頒農書的不足,強化了對南方農桑生產的指導,為元朝政府社會機能的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農桑輯要》被朝廷所推崇,書頒諸路,數次刊刻,編撰者暢師文名載《元史》,流芳千古。閬中蠶桑絲綢歷史悠久,唐宋時蠶桑絲綢生產已具較高的水平和相當規模的發展,縱觀暢師文在上所纂《農桑輯要》前的經歷,惟獨在保寧為官時間最長。而書中所述的“冷盆”繅又與閬中出土的宋代“古蜀繅車”呈現的煮、繅分離的“過盆水絲”繅法完全吻合,但也絕非偶然,從一個側面充分地佐證了保寧府地先進的栽桑、養蠶、繅絲等生產經驗,為他修編《農桑輯要》提供了翔實的素材。可以這樣說,保寧府地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成就并促成了這部“最為善本的”《農桑輯要》付梓。《農桑輯要》書中所述“冷盆”繅與“古蜀繅車”工作場景互為映照,從而也充分證實了在宋、元時期閬中為中國蠶桑絲綢生產技術最發達地區之一。

 

參考文獻:

1]佚名.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56)·道光保寧府志·民國閬中縣志[M].成都:巴蜀書社,1992.

2]常璩(晉).明本華陽國志·巴志[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13-40.

3]歐陽修,宋祁,范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629.

4]宋濂.元史.第八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62354.

5]元司農司(元).農桑輯要[M].北京:中國書店,2018:106-203.

6]宋濂.元史.第十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63995.

7]陳世松,賈大泉.四川通史·卷五[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60.

8]宋濂.元史.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6271280.

9]朱啟鈐.絲繡筆記[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7.

10]楊林由.閬中名勝古跡考釋[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30.

11]王欽若,楊億,孫奭等.冊府元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7127.

12]宋濂.元史.第十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63778.

          

(此文載于《中國蠶業》2023年第2)

 

 

 

[!--pape.url--]
主辦單位:四川省絲綢協會、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蠶桑絲綢生產力促進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橋路18號 聯系電話: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絲綢網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微信公眾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