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1
  • 2
  • 3
企業展臺
通知公告
絲綢文化
人物訪談
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展臺 > 人物訪談
張強:以鄉村振興為統領推動川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鄉村振興為統領推動川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全省川桑產業發展培訓會上的講話

四川省農業廳副廳長 張 強

  (2018年10月12日)

同志們:

  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全省鄉村振興大會會議精神,研究推動川桑產業振興的思路與舉措,共同推動四川蠶桑產業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把川桑產業打造成為支撐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產業。武勝在上世紀80年代是我省蠶桑列前三位的大縣,蠶桑為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武勝縣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強力推動蠶桑產業轉型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天上午,大家作了現場考察,相信都有切身體會和直觀感受,許多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剛才,閬中蠶種場、興文縣、省農機院3個單位介紹了圍繞蠶桑關鍵技術開展試驗探索,取得初步成果的情況。武勝縣、寧南縣、涪城區、南充市、珙縣、鹽邊縣等6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請大家相互學習借鑒。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四川蠶桑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增強產業發展信心

  近年來,全省農業部門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蠶桑基地建設、科技創新、綜合開發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蠶桑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四川蠶桑質量得到國內外行業企業的認可。全省桑園面積210萬畝,同比增長7.7%;養蠶215萬張,同比增長2.4%;產繭8.4萬噸,同比增長3.7%;蠶繭綜合均價50元/kg,同比增長10%,蠶繭質量繼續保持全國最優水平,數量居全國第二位。桑果產量13萬噸,同比增長73.3%,售果收入6.25億元,同比增長38.9%,居全國第一位。桑枝食用菌、蠶桑休閑體驗、桑園間套等資源開發增產增值,全年蠶桑農業產值預計達到80億元,同比增長12.7%,蠶桑絲綢綜合產值有望突破400億元。全省推進蠶桑產業轉型升級,成效突出。

  (一)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近年來,我省強力推動良種良法、儀評定級、優質優價等技術管理措施落實落地,蠶繭單產質量走在了全國前列,優質繭絲供不應求,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拉動下,價格不斷沖擊新高,企業、百姓和政府的發展積極性高漲。省委確定的鄉村振興“13+3”支柱產業中,農業農村部門承擔了“10+3”產業,將川桑作為重點列進來,就涉及到如何干好的問題,下一步才能在爭取國家財政支持上占得先機。2018年全省投入蠶桑產業發展資金共計1.95億元,其中,中央及省級項目資金2900萬元,市州縣整合財政資金并帶動社會資本共1.66億元,蠶桑產業成為農民自愿發展、企業愿意投入、政府支持發展、真正符合市場運營規律的優勢產業。桑樹良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全省新建成桑樹嫁接育苗基地2500畝,育苗6000萬株,桑樹良繁基地滯后、長期依賴省外供應嫁接苗的局面將會改變。標準化桑園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各地優選引進優良桑樹品種,示范應用推廣嫁接苗一步定植成園、快速豐產肥培管理、當年樹型養成投產等高效桑園建設技術,全省新建標準化桑園15萬畝。蠶桑聚集水平明顯提高,全省建設形成了一批蠶桑專業村、專業鄉鎮、重點縣包括武勝、寧南、高縣、珙縣等30個蠶桑重點縣,蠶繭產量已占全省的80%以上,養蠶大戶、職業蠶農、家庭農場、合作社占比達到三分之一,集中成片桑園已經取代了零星分散的“四邊桑”,進軍良田好土,在農業產業激烈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二)科技支撐達到新水平。根據中國纖維檢驗局發布的近三年全國桑蠶干繭和生絲質量公正檢驗報告,四川繭絲質量指標為全國最好水平。全省可繅制5A以上高品位繭絲的原料繭達70%以上,其中繅制高品位6A絲的原料繭比例達30%以上,四川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蠶繭、高品位生絲供應基地。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力推廣川桑98-1、芳·繡×白·春、川山×蜀水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蠶桑新品種,目前優良桑品種推廣面達到90%以上,優質蠶種推廣面達到98%以上,推廣量同比增長50%以上。提質增效技術快速推廣,各地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狠抓關鍵技術落實,桑樹一步建園、桑園快速豐產、小蠶集中共育、大蠶省力化飼養、方格蔟自動上蔟、儀評定級收繭等關鍵技術,在生產上全面應用。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組建了省級蠶桑技術創新團隊,嘉陵、武勝等地成立了院士(專家、博士)工作站。開展省級現代蠶桑生產技術培訓3次,培訓技術骨干200人次,各地組織不同層級、不同規模技術培訓500余場,10余萬人次參加培訓。機械化養蠶設施研制取得階段性成果,依托省農機研究設計院、省蠶桑技術創新團隊等,研制機械省力養蠶設備,目前,大蠶飼育機已經初步達到實用化,正在珙縣、寧南、樂至3個項目縣安裝調試使用。

  (三)資源開發實現新跨越。近年來,我省把蠶桑資源開發作為新的增長動能,在桑樹葉、果、枝上做文章,著力提高蠶桑綜合效益。桑果和桑枝食用菌快速發展,德昌、鹽邊等優勢產區持續發展,桑果產量增長快、質量好。盆地內以觀光體驗、產地加工為主要方式的果桑發展加快。宜賓、涼山、南充、綿陽、廣安、達川等市州共30多個縣發展桑枝食用菌生產,實現了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桑資源加工水平有效提升,全省桑果加工比例上升至30%,桑果酒、桑果干、桑椹膏等深加工產品豐富。南充嘉陵區尚好桑茶公司,建成1000噸桑葉茶、桑葉粉生產線,獲發明專利23項,開發產品48個,產值1.5億元。休閑觀光新業態迅速興起,各地不斷推動桑產業與旅游、教育、科普、歷史等深度融合,催生了大批蠶桑農場、休閑農莊、主題景區等新業態新模式,吸引游客達到300萬人次。

   (四)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綿陽天虹“七彩之虹”精品生絲在歐洲注冊,與著名奢侈品LV、香奈兒等品牌商家開展合作,成功開拓歐洲市場。“大涼山·南絲路”被中國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繭絲銷售價格在業內被視為“晴雨表”“風向標”,品牌價值達23.43億元。“涼山蠶繭”、“僰人蠶繭”等優質蠶繭品牌,南充“六合”、武勝“寶珍”等生絲及絲綢品牌,“黑金椹”桑果干、“陽光味道”桑椹汁、“彝正堂”桑椹膏、“桑圣紅”桑椹酒以及“尚好”桑葉茶等桑產業品牌等,國際國內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快速增長。

  (五)聯農帶農達到新高度。近年來,各地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成效突出。龍頭帶動建基地更加有力,寧南南絲路、綿陽天虹、珙縣智溢、高縣新絲路、興文石海等企業,繼續加大基地建設投入,武勝安泰、內江松林、資中宏和、樂至紅旗等繭絲綢加工龍頭企業積極融入基地建設。相反,如果龍頭企業只搞加工和銷售,不搞基地建設,這樣就會導致原料質量得不到保障。社會化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一批龍頭企業,通過種子種苗供應、小蠶共育、病蟲統防統治等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提高了單產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利益聯結機制更加完善,各地不斷完善“公司+基地+養蠶大戶”模式,通過保底收購、二次分紅,特別是返租倒包等方式,建立了企業、蠶農利益聯結機制。

  (六)產業扶貧取得新成效。蠶桑正在成為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和大小涼山彝區產業脫貧的主導產業。2020年全國要實現總脫貧,蠶桑產業投產時間短,見效快,對脫貧效果立竿見影。2018年全省有335個貧困村通過蠶桑產業脫貧摘帽。興文縣探索“人平兩畝桑,脫貧奔小康”的產業扶貧典型,受到中央電視臺報道宣傳。普格、珙縣、南部等地實施“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結對幫扶,帶動貧困戶成為栽桑養蠶能手。宜賓市127個發展蠶桑產業的貧困村按計劃全部達標退出,占全市總貧困村的27%,助推680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繭款收入1.2萬余元,人均4000余元。

  同志們,今年省上將川桑產業納入全省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目的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寬的領域推動產業發展。下一步,我們一定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推動川桑產業做大做強。

  二、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大會決策部署,找準蠶桑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切入點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加快發展、加速轉型的新局面。全省糧食、生豬等大宗農產品保持大省地位優勢,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加快發展,生產方式更加綠色。今年上半年,全省夏收糧食產量4195萬噸。油菜籽總產量2537萬噸,有望繼續保持全國第一。蔬菜、水果、茶葉產量分別增長4%、6.1%、10.6%,肉蛋奶市場供應充足,水產品總量74萬噸、增長4%。農業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農業發展仍然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效益不高。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21位,農民收入增幅呈現放緩趨勢,從2012年的14.2%下降到2017年的9.1%,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二是品牌不優。我省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不高,競爭力不強,“川”字號農產品大軍中,缺少像五常大米、金華火腿、金龍魚那樣的領軍品牌。優質茶貼牌銷往外省的比例很高。三是約束趨緊。拼資源拼消耗的生產方式還沒有徹底轉變,一些生態脆弱地區仍然承擔著繁重的農業生產任務,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依然存在。

  同志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今后“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了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持續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最近,省委召開了全省鄉村振興大會,對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進行了安排部署。緊接著農業廳召開了全省市(州)農業局長會議,貫徹全省鄉村振興大會精神,安排部署了農業部門的重點工作。斯丹副省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對農業工作如何抓已經作了具體安排。蠶桑產業要在鄉村振興中找準切入點。

  一是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現代農業強縣為抓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目前,農業廳起草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考評激勵方案已報省委常委會審議,即將印發實施。同時,省廳也正在統籌制定現代農業強縣建設方案。兩個方案的最大亮點和特點是建補結合,以獎代補,充分調動地方整合資源的積極性。今后項目資金將更多傾斜于產業園區和強縣建設,鄉村振興對縣一級黨政領導的考核,也將圍繞示范縣、示范鄉、示范村展開,考核結果與資金、項目、干部培養等掛鉤。蠶桑產業要作為建設強縣的重要產業,也要爭取進入產業園區,以便得到當地黨政及財政更好的支持。農業園區和強縣建設要圍繞川糧油、川豬、川茶、川竹、川薯、川藥、川桑、川菜、川果、川魚、川椒等優勢特色產業,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培育和引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實施農產品初加工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著力培育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積極推廣“大園區+小業主+農戶”和“龍頭企業+基地+農民”的發展模式,讓小農戶充分享受產業增值收益。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加快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大力發展農業服務業,培育覆蓋種養、加工、銷售、科技、金融等各環節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經營組織。

  二是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圍繞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和現代種業、農業裝備、農產品冷鏈物流三大先導性支撐產業,通過融資擴股、收購兼并、戰略重組等方式,重點扶持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深入開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創建,將其與農業企業作為同等市場主體,享受同等發展權利。加快培育出口型外向型農業企業,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探索建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制度、認定管理制度、職稱評定制度、生產扶持制度、風險防控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勞動退養制度。計劃用幾年時間,實現每個優勢特色產業和先導性支撐產業都有1-2家走在全國前列的大型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村村都有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社都有職業農民。蠶桑產業非常有希望培育出全國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

  三是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四川整體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業產業對于基礎設施、土壤質量、機械化標準要求都很高,蠶桑產業也一樣,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排水灌溉、農機裝備等方面加強。“十三五”期間,我省要建成高標準農田2000萬畝,每年建400萬畝。大力開展土地整理、農田灌排渠系、田間道路(機耕道和生產道路)和耕地質量提升等工程建設,實施宜機化改造,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綠色轉型。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加快田間輸水工程、節水增效工程建設,整體提升全省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增強農業抗災減災能力。著力推進農業物質裝備建設。開展農業物質裝備研發和制造、農業生產全面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創建,推動農機化從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加快農機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省主要農作物產區內,逐步構建“連公路、入庫棚、下田地”的農機化作業通行道路網絡。

  四是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未來,土地將成為專業化發展蠶桑產業最大的制約,如何解決土地的問題?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持續深化改革。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資產股份量化。深入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進一步放活土地經營權。大力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農戶承包地經營權股份化的家庭聯產承包股權制。加快農村科技制度改革。實施好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促進行動,建立健全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進力度,支持更多科技人員通過兼薪兼職、離崗創業等方式到鄉村干事創業。加快推動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支持“三農”部門與高等學校、農業科研單位等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支持和鼓勵涉農科研機構在農村成立分支機構和實踐基地。

  五是持續深入推進農業產業扶貧。發揮蠶桑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大力開展產業扶貧和技術幫扶。突出抓好安寧河流域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在昭覺縣等11個深度貧困縣建設11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大力實施貧困地區農業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加快發展種養殖業、草食畜牧業、特色果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建設一批帶貧能力強的扶貧產業園和農業“飛地園區”。大力實施貧困地區農業科技振興工程。深入開展農技推廣特聘計劃,擴充縣鄉特聘農技員。選派一批優秀干部人才到深度貧困縣掛職,落實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四川創新團隊對口幫扶深度貧困縣。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品種更新、品質優化。

  三、突出工作重點,推動川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川桑產業已列為省委省政府重點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農業部門要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奮力推進川桑產業振興,突出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以編制行動方案為引領,高水平推進川桑產業發展。按照因地制宜、優化布局總體要求,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鄉村振興先進縣、先進鄉、示范村為載體,重點圍繞基地建設、加工提升、綜合開發、主體培育、科技保障等內容,編制全省川桑產業振興行動推進方案(2018—2022年),按年度分解至2022年目標任務,細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這次會議提交大家討論的方案初稿,請認真組織研究,提出修改意見。市(州)和縣(市、區)要對接省上方案,編制桑產業振興行動推進方案,出臺支持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和創建先進縣鄉、示范村的政策舉措。力爭經過五年努力,川桑產業產量產值質量及綜合實力全國領先,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和文化傳承的優勢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2年,桑園面積300萬畝,產繭16萬噸,桑果產量50萬噸,桑枝食用菌20萬噸。產品質量全國最優,蠶桑絲綢綜合產值達到750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50億元。

  (二)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載體,推進川桑產業聚集發展。全省建設川桑產業重點縣30個,集中打造20萬畝強縣5個、10萬畝大縣10個、5萬畝以上特色縣15個,支持每個重點縣建設現代蠶桑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分為省級、市(州)級、縣級三級,明年起開展省級園區評定工作。加快優質桑園基地建設,全面采用良桑嫁接苗豐產建園技術,配套路網、水網、電網、桑園機械等基礎設施設備,集中成片標準化建園。提升優質繭生產能力,建設與桑園規模配套的標準化養蠶設施,推廣高效智能養蠶機械,配套良種、良法、良機,提高優質繭生產水平。建設良種繁育基地,支持建設蠶桑種質(基因)庫,建設桑樹嫁接苗繁育基地,改進核心蠶種場的軟硬件設施設備,提升優質桑蠶種生產加工能力。

  (三)以輕簡高效為重點,提高科技應用水平。強化科技創新,依托科研院所、國家技術體系、省級創新團隊、龍頭企業等,開展資源、裝備、工藝等研發,加快全產業鏈重大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和示范。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科研機構與龍頭企業合作,充分發揮省直屬蠶種場土地、人才、技術等優勢,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加快形成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科研成果股權化的轉化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科技推廣,建立和完善公益性蠶桑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培養人才隊伍,開展多層次多方位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實現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等創新應用和優質蠶繭生產主體技術全覆蓋。加快機械化設施設備的試驗推廣,改變蠶桑產業勞動密集型的生產特征,為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

  (四)以資源高效利用為方向,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優質桑果生產及加工,攀西地區要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大力發展果葉兼用桑,桑果鮮銷和加工相結合,加強桑果商品化處理、儲藏保鮮、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配套設施建設。盆地內結合休閑觀光,以采摘、加工和訂單生產為主,適度規模建設果桑基地。推進桑枝食用菌生產及加工,利用豐富的桑枝、蠶棚和冬季蠶閑時間,支持采用“公司(合作社)+大戶+農戶”模式,就地生產桑枝食用菌,配套建設食用菌烘干設施設備和加工生產線,實現深度開發。積極開展桑園林下種養,結合當地主導產業,利用桑樹土地資源,開展特色林下種養,提高桑園復種指數、土地產出率。發展文旅新業態,依托高標準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弘揚農桑文化,講好蠶神嫘祖故事,挖掘蜀錦蜀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建“川桑+文創教育”“川桑+旅游康養”等新業態,支持建設一批蠶桑文化產業園、主題公園、特色小鎮,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五)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基礎,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實施川桑產業化龍頭企業排頭兵工程,振興蠶桑產業,必須要有一批龍頭企業來帶動,加快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優、帶動能力強的繭絲綢、桑資源開發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年產值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排頭兵,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和實施全產業鏈開發下功夫。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支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畝以上家庭農場、10畝以上業主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標準化生產和適度規模經營。爭創國家級、省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培育職業蠶農隊伍,落實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培訓、扶持等制度,從農村留守人群中挖掘、選擇和培育一批職業蠶農,引導返鄉下鄉人員、農村青壯年參與蠶桑產業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規模發展、技術進步、示范帶動的骨干力量。

  (六)以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大力提升加工水平。推進加工園區建設,依托涼山、宜賓、南充、廣安等地優勢資源,支持涼山寧南、南充嘉陵、南充都京、廣安武勝、宜賓高縣等建設繭絲綢加工園區,打造工藝先進、科技高端、產品多樣、功能齊全的發展樣板,形成產業集群優勢,下一步四川要發展絲綢印染,也涉及到產業集群的問題。提升蠶繭收烘加工水平,支持蠶繭收購企業合理布局收購站點,改善收烘設施,配套先進設備,改進收烘工藝,完善倉儲設施,保全蠶繭繭質。提升產品加工能力,支持引進先進生產工藝,建設煉白、印染、服裝、家紡生產線,同時向醫藥、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延伸,帶動加工提檔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打造川桑特色品牌,以龍頭企業為載體,以標準化生產為支撐,擦亮“中國蠶桑之鄉”“中國優質繭絲基地”“中國果桑之鄉”“中國桑茶之鄉”等特色招牌,支持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優勢區域品牌做大做強,增強川桑產品市場競爭力。

  同志們,蠶桑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肩負著振興川桑產業的光榮使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奮力推動川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川桑產業走在全國前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做出應有貢獻!

主辦單位:四川省絲綢協會、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蠶桑絲綢生產力促進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橋路18號 聯系電話: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絲綢網 版權所有 蜀ICP備12031489號 技術支持:
微信公眾號,掃一掃